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398.安排  (第3/6页)
子路元曾修炼过。    只不过,由于身份的变化,魔子路元也终于看见了鬼王宗的天书第二卷,并参悟出了更完整的分卷。    而在参悟完天书后,陆渊也就发现了秘典中存在的缺欠,以及种种弊病,完全没有天书上写明的那样完美无缺,反而像是简化后的残次品。    再比如说天音寺的大梵般若。    无名渊曾修炼过。    但当参悟过玉璧后,陆渊就发现,玉璧上确实记录了大梵般若的修炼法,但大梵般若却只是这一卷天书上的一部分,甚至谈不上精髓!    当然。    也绝不是什么边角料。    不过,好处在于,大梵般若总算没想鬼王宗里的秘典一样处处是坑,虽然没学到什么精髓,但对一些平庸的修炼者来讲,反倒是好事。    而鬼王宗就是太吸取精髓了。    精髓方面倒是传承了下来。    但其他方面可谓是丢了不少。    最开始,陆渊在鬼王宗里就曾发现过这个问题,只不过,因为没有找到到确凿的证据,外加例子过于稀少,陆渊也就没太重视这方面的问题。    可直到天音寺的结论出来后,陆渊才突然从这两件极其相似的事情中,察觉到了一些问题。    现在的修行法,会不会都是天书的残次品或一部分?    炼血堂的天书不具备参考价值。    因为柳鸢直接上手的,就是参悟天书。    炼血堂的功法都不知道被丢哪去了。    最开始,年老大等人修炼的都还是零碎的功法,别说和青云门相比,就算和焚香谷里的那些残缺传承相比,都算的上是极其零碎。    自然,也就不具备对比的价值。    但在后来,陆渊一考虑天书的存在,以及天音寺历代参悟天书的习俗,顿时也就恍然大悟。    天书这玩意,其实和修仙里的玉简差不多!    表面上看,往头上一拍就行。    但实际上,如果让一个筑基级别的菜鸟去参悟一个记录着元婴修炼法的玉简,基本上只有两个可能性:    第一个可能性,是运气比较好。    如同蚂蚁搬山一样,慢慢传输。    第二个可能性,是运气不太好。    就会像西瓜一样,突然炸裂开。    原因其实很简单。    人的脑容量都是有限的。    准确来说,任何生灵的脑容量都是有限的。    人不可能无限制记忆。    而面对这种知识灌输的情况,稍有不慎就会被大量紊乱繁琐的知识冲垮,要么就是大脑这个处理器过热炸开,要么就是大脑这个处理器直接死机,但没立刻坏掉。    前者自然是死翘翘。    后者估摸着也是变成白痴。    总而言之,知识这种东西,最好不要用这种粗暴的方式灌输,但只要自身的硬件跟得上,其实也没问题。    而天书,在某种程度上,和修仙里出现玉简差不多;只不过,天书使用的是让查阅者自行参悟,玉简则是一股脑的全塞进来。    因此,悟性不够的,纵然看见了这本天书,也无法从中参悟出什么。    悟性够的,可以参悟到一部分理论。    悟性强的,可以参悟出一本修行法。    悟性极强的,可以看见这一卷天书。    修为和心境完全是两种概念。    因此,天音寺才会有不少主持,亦或是已经归隐的高手,常年坐在玉璧下,参悟这卷天书。    追求的,就是更进一步。    这也是普智上青云的原因。    因为天音寺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极致。    悟性最高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