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:拳風柔情 (第3/4页)
插話,聲音柔和卻不失見識:"官爺說得極是.我雖是弱女子,可也知國難當頭.希望大宋能早日平定邊患,讓四海昇平."她的話引得橫班正使連連點頭,兩人竟聊起詩詞歌賦來.柳如煙出口成章,引經據典,橫班正使雖是武夫,卻也聽得入神,不時拍案叫絕:"姑娘好才華!若非戰時,我定請你吟詩一曲." 蘇清宴在一旁聽着,心下暗喜.柳如煙的才情,本是青樓中綻放的奇葩,如今在軍營中,竟也如魚得水.他忽然想起陳文軒,那傢伙雖有錢有勢,卻不懂珍惜如煙這般女子.待會兒,得好好安慰她一番. 聊了許久,天色漸暗.橫班正使起身道:"時候不早了,兄臺姑娘慢走.若有緣,來日再見."蘇清宴點頭謝過,卻沒忘那些受傷官兵.他走上前,蹲下身去,一個個查看傷勢.那些官兵本還畏懼他,可見他手法嫺熟,內力溫和,竟一個個消了腫痛,站起身來連聲道謝. "多謝英雄手下留情!"一個年輕官兵揉着胳膊,感激道. 蘇清宴擺手:"是我衝動了,你們也是爲國效力.保重."他又轉頭對橫班正使道:"官爺,那些傷勢我已用內力疏通,三日可愈.告辭了." 橫班正使拱手相送:"兄臺大恩,銘記於心!一路平安."官兵們列隊目送,蘇清宴和柳如煙趕着驢車,緩緩離開營地.身後,淮陽山的夜風吹來,帶着一絲涼意和硝煙味. 驢車晃晃悠悠前行,兩頭驢子雖不如馬快,卻穩當得很.蘇清宴握着繮繩,眉頭緊鎖,剛纔的火氣還未完全消散.柳如煙坐在一旁,望着他側臉,輕聲開口:"承聞,你怎麼這麼不聽話?你說好要聽我的話的,雖然我們馬沒有了,有兩頭驢拉車不是挺好嗎?總比走路要好.那些官兵也是身不由己,戰時不比平日,大家都得讓一步." 蘇清宴聞言,嘆了口氣,聲音中帶着一絲委屈:"如煙,我氣不過啊.哪有這樣的道理?官兵本該護民,卻像強盜一樣搶馬.欺負我們這些平頭百姓,仗着官威,就以爲天下是他們的?"他頓了頓,甩了甩繮繩,兩頭驢子加快了步伐,車輪碾過碎石路,發出低沉的吱呀聲. 柳如煙笑了笑,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:"傻瓜,你這性子,習武練就的,難怪衝動.可這世道,本就多是非,你我不過是過客,何必爲匹馬傷了和氣?再說,那橫班正使人不錯,一番話聽得我心生敬意.大宋邊關危急,我們給馬給他們,也算積德.來,笑一個,別繃着臉了." 蘇清晏轉頭望着身旁的女子,夕陽的餘暉爲她鍍上一層金邊.那雙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,帶着一絲調侃.他心頭一軟這幾百年來,他見過太多才女佳人,卻從未有一人如柳如煙這般,既聰慧明理,又心懷天下.更難得的是,她總能在他衝動時給予勸誡,在他迷茫時指明方向.蘇清宴心中暗下決心,定要幫柳如煙延緩衰老.這幾百年的孤寂,他實在不願再獨自承受.既然上天讓他遇見了柳如煙,他就要想盡辦法,讓這份溫暖陪伴得更久一些. 夜色漸深,驢車行至一處山坳,周圍石灰岩丘陵影影綽綽,野花幽香撲鼻.蘇清宴勒住繮繩,道:"如煙,天晚了,我們歇歇腳吧.這裏風景不錯,找個平地生火."柳如煙點頭,兩人合力卸下行李,在一棵老槐樹下鋪開毯子.蘇清宴生起火堆,柳如煙則從包裹中取出乾糧和水囊,動作嫺熟得像個小媳婦. 火光跳躍,映照着她的臉龐,蘇清宴看得入神:"如煙,你知道嗎?剛纔在營地,你和那橫班正使聊詩詞時,我聽着心癢.沒聽過這般雅談了.你這才華,擱在陳府真是埋沒了.等我掙了錢,定把你接走,咱們隱居山林,天天吟詩作對." 柳如煙撲哧一笑,遞給他一塊餅:"就你嘴甜.隱居好是好,可你這武功,總不能白練.萬一有官兵再來搶驢子,你還打不打?"她說着,眼中閃着狡黠. 蘇清宴哈哈大笑:"打!但下次聽你的,先勸再說.來,喫餅."他撕下一塊,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