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(3)春日游 (第1/2页)
(3)春日游
如此,蕙宁便和外祖父一同回府。临走之前温如飞还在规劝着蕙宁,只道温钧野素来性子狂野,生性不羁,若是冒犯了姑娘,还望姑娘大人不记小人过。赵夫人十分喜爱蕙宁娴静,抬手直接将鬓发间一支卷草鎏金点翠簪戴在蕙宁发髻之间。 这簪子做工精致,十分贵重,算是赵夫人当年得陪嫁。 蕙宁连忙要去推辞,赵夫人却笑道:“我喜欢你这孩子,我这人就是这样,喜欢的人便想着亲近些。你若是不好意思,赶明儿给我来写写字就好了。” 蕙宁看向外祖父,吴祖卿也只是笑道:“国公府人一番好意,你就收下吧。” 蕙宁依依福了一礼。 眼看着蕙宁和吴祖卿离开了,赵夫人叹了口气唏嘘道:“这孩子聪慧,性格模样都好,若是能做我们家媳妇儿该多好。” 温如飞失笑道:“咱们家里前两个孩子都成婚了,就剩老三这个兔崽子,难不成你还想着让人家好端端的一个大家闺秀嫁给你家的混小子?” 赵夫人怅然若失:“说得也是,那岂不是白糟蹋了人家这么好的一个姑娘。可我总是想着,若是能给老三找了这样的媳妇儿,老三说不准也就收心了。成日里游手好闲,实在不像话,赶明把他打发到庙里头,也好静静心。” 蕙宁此番与温钧野之间仿佛水面上未曾激起的涟漪,短暂的一丝丝交集之后,再度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,似是两条平行的线,再无交集。温钧野依旧是那个帝京里头的纨绔公子哥儿,蕙宁也始终是大提举吴老先生家里头的名门闺秀。 春日里的阳光像浸过蜂蜜的金箔,薄薄地贴在人面上,漫不经心地洒下斑驳光影,空气清新,温暖如丝。檀云、绛珠听闻山上杏花正盛,心头生出几分踏青的念头,便央求着蕙宁一同前去游玩。蕙宁一向喜欢安静的时光,正好也无事可做,便答应了。 城郊的杏花开得欲仙欲死,粉白花瓣卷着香雪海。檀云折了枝花要簪,绛珠偏说檀云穿得过于艳丽,不若别在胸口。 蕙宁只管踩着青石径往高处走,绣鞋碾碎几片落英,倒像碾碎了什么心事,绵醉的香气一丝丝沁入心底,仿佛生出几分旖旎的心思。 走了片刻,忽听得身后有人唤她,声音晴朗而又端肃:“云姑娘。” 蕙宁转过头,目光未及细察,便听绛珠笑着说道:“原来是谢大人。” 来人正是探花郎谢逢舟,眼下已是正六品的大理寺司直,掌管地方重大刑狱案件的复审工作,负责纠察刑部审案的疏漏,可谓前途无限光明。谢逢舟身着一袭素色长袍,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,浑身透着一股不张扬的风雅,是女孩子都会青睐的斯文样子。 蕙宁微微一礼,举止从容,团扇遮着半张脸,弯身的时候,绢面上绣的彩蝶仿佛正扑向谢逢舟的素锦袍角,她施施然含笑说:“见过谢大人,谢大人今日倒是有兴致,春光正好,亦是时候出来走走了。” 谢逢舟听得她这话,爽朗一笑,道:“春日游,杏花吹满头,怎能不趁此好时光出门走走?巧的是,今日在此遇见云姑娘。” 蕙宁微微一笑,打趣道:“陌上谁家年少,足风流。谢大人是自比风流才子了?” 绛珠在旁掩嘴轻笑,插嘴道:“这也不算什么巧遇,今日正是清明节,大家都来这里踏青赏花,哪儿都能遇见人。” 谢逢舟被她们一番话弄得脸上微微泛红,低下头轻咳一声,倒也不生气,只是局促无奈地笑。 蕙宁笑着摇头,温婉道:“若是再胡说八道,回去就给我抄书去。” 绛珠忍住笑意,低头不敢再言。 蕙宁转向谢逢舟,语气更显温柔:“谢大人今日是自己一人出来踏青吗?” 谢逢舟忙道:“原本是带着琅轩一起的,奈何他一口不停地喋喋不休,倒是惹得我有些烦了,于是便让他自己去集市转转了。我一个人走走倒也自在。” 蕙宁一时语塞,心中虽有话要说,却又不知从何开口。二人相对,身形微微局促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尴尬,眼神都不敢相触。 终于,谢逢舟忍住了脸上隐隐的灼热,这才发觉自己自诩探花郎的才思此刻全浸在汗湿的掌纹里,他轻声道:“小可听闻云姑娘书法了得,不知是否有幸一见?”他目光真诚,声音虽然平和,却不难察觉那一抹微妙的期待。 蕙宁轻轻一笑,莞尔道:“谢大人莫非是想让我就在这里书写?若真如此,怕是只能写在沙土上了。”她眼中带着一丝戏谑,语气轻松,却又不失温婉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