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三十五章:信中血書,真相初現 (第1/1页)
第三十五章:信中血書,真相初現
夜深燈滅,封十一已沉沉睡去,手還緊扣著她的腰。 楊昭昭輕輕將他的手指一根根掰開,起身披衣,推窗透氣。 月色涼白,卻難掩她心頭的震動。 桌上,一封早已擱置未開的密信,靜靜躺在銀燭餘暉下。她知道那是暗線送來的,是她命人私查楊家滅門案的舊線索,幾日前便送到了醉紅樓,只是她一直沒膽拆開。 此刻,她終於撕開了那封——命運之書。 信箋泛黃,墨跡蒼老,但那字字如鉤,句句如刃。 「乙丑年冬,楊家滿門被斬,當日批下執行令者,乃時任東宮監印太監李盛。據探,該監印所用之御令,係由東宮太子親簽,朱筆批註三字:無需查。」 「更有流民為證,當日執劍入府之人,皆著東宮衛服。」 「此為副本拓印之一角,若姑娘要查真相,應往太常寺祕庫舊冊處尋‘乙丑特令’。」 信後附一紙拓印殘章,字跡雖殘缺,卻依稀可辨「李」「盛」「無需查」數字。 她手指顫了一下。 朱筆批註,只有皇室至親有權下筆。 而那句**「無需查」**——就是對楊家整族生死的最終定音。 那一年,她還不過七歲。她的祖父是兵部尚書,父親為邊將,卻在一夜之間被冠上「通敵反叛」的罪名,連夜抄家屠戶,無人生還,無人伸冤。 她活了下來,被一名忠僕抱出火場,卻也被悄悄賣入青樓,改了姓名,一生飄零。 而那道殘章,像是一根鐵釘,狠狠釘進她心口。 ——是太子。 她曾在梅林下與他並肩賞景,在燈下被他溫聲喚名,在床邊聽他說「願妳為后」。 可他也是當年那封殺令的——親筆執筆者之一。 雖然當年太子才十二歲,但因皇帝久病在榻,太子已被授予部分實權。 ** 風更冷了。 昭昭握緊那封信,卻覺得手心一片滾燙。 是怒,是恨,是恍然之痛。 她緩緩回頭,看著榻上仍熟睡的李慕,心念浮動。 此刻,她已不是那個只是想「活下來」的花魁,而是那個該為楊家翻案、該為亡者討回真相的——楊氏遺女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