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《小麻子藏鱼记》 (第4/4页)
br> 这是我们馆里救助的小水獭“小麻子”的真实故事,她是一只小爪水獭,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水獭品种,成年后体长也不过40多厘米,但天性聪明、好动、情感丰富。 本次与@水星环游日记 @白色与蓝色交接的水蓝 合作的【小麻子的一天】漫画系列,故事灵感全部来自真实日常,也得到了我们长期合作的陈桐教授的专业指导。 陈桐教授是国内最早关注“本土水獭生态”的科研人之一,被亲切地称为“中国水獭之母”。 从野外调查到人工救助,从政策推动到公众教育,她几十年来一直在为水獭发声。我们今天能把小麻子的故事分享出来,也离不开她最初那句—— “如果没人愿意替它们说话,那我就来。” 小水獭的故事正在被更多人看到。感谢你们愿意听她们说话。 评论区精选: @水獭就是我室友性格 “这不是漫画,这是野生水獭实录……每只獭都有性格哈哈哈哈哈!” @冷知识bot “科普补充:小爪水獭属于濒危物种,已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(CITES)附录I。野生数量锐减,主要受栖息地破坏与非法贸易影响。” @春信市读博兽医 “陈桐老师真的很伟大,我记得她在03年那篇调查报告里写过:‘我们不该让水獭在中国的自然河流中成为传说。’现在真的看到希望了。” @鲸鱼想和水獭做邻居 “如果出科普绘本我一定买!!!小麻子的故事能不能推给小学生科普?” 那天夜里,韶水音正在办公室整理下一话漫画所需的素材。桌上堆着观测记录、行为标注,还有几张小麻子今天翻鱼桶失败时的高清截图。 手机震动了一下。 【陈桐】: 韶水音,你做得很好。不光是科普。是你让更多人,看见了野生动物族群在地球上生活的样子。 韶水音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。 一行字,像风一样落进她心底那些被数字和逻辑压抑着的柔软处。那不是一句客套话,而是一位走了几十年泥泞路的学者,对另一个年轻人传递下来的光。 她回了一句: 是您先教我—— “记录,不是冷冰冰的描述,而是给她们留下可以被理解的语言。” 这一天,她睡得特别安稳。梦里,小麻子叼着鱼跑得飞快,李斯特在后面追,星黛露往他们脸上泼水,还振振有词:“你们太吵啦。” 同一时间,春信公交总站的休息室里,温惊澜刚跑完末班车,正在和几个同事歇息。 他低着头,不动声色地点开手机,手指不太熟练地划进刚刚才注册好的微博首页,屏幕上停在那个熟悉又温暖的ID: @水星环游日记 上面是一张“白蓝新画”的封面图,小麻子叼着鱼,身后跟着一群翻滚的獭团,旁白写着——“今天是藏鱼失败的一天,但明天还是要偷偷藏一次。” 同事正凑过来看漫画,结果被他忽然推了手机过来。 “你看这账号,”温惊澜声音不大,但语气压都压不住地得意,“这上面那个,发这些图的。” “……我女朋友。” 说完,他自己先低下头,轻轻清了清嗓子,耳根却泛红了。 有同事“哎哟”了一声:“真的假的,温哥你那个小不点儿女朋友居然这么厉害!” 温惊澜偏头,嘴角不自觉翘起来,像是想装作淡定,但眼底的骄傲早就藏不住。 “她……画得挺好的。”他顿了顿,想了想,又轻轻补了一句: “人也很好。”他没说出口的那句话是:世界也很好,居然让她选中了我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