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46节  (第3/3页)
 两个人开着门,光门正大工作,一本正经的模样瞧着也不太像。    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,都是借着工作的事谈朋友,一个未娶一个未嫁正合适,瞧着挺配的。    邻里几家偶尔会过来拜年,嗑瓜子聊天,见叶秋莹和沈珩之间气氛很是融洽,试图撮合两个人。    然而去了之后,才发现自己半天插不上话。    两人工作态度极其端正,十句八句离不开干活,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她们听不懂的话,这像是谈朋友的人吗?    工作狂吧!    是他们轻浮了,人家压根就没有这个想法。    情绪正高昂的两个人,毫不知情。    车架经过三天改造,显然发现了不少问题。    沈珩在设计图上做修补,笔尖划过白纸,落笔极为流畅。    “我想了一下,按照你的意思不需要驱动电机,光用蓄电装置纯电传动,咱们是不是还需要电力调节器?”    叶秋莹点头。    “确实需要,之前是我想得太简单,电流仪表盘和车架之间相对应位置,结构有些不合理,容易造成接触不良。”    沈珩点头:“还有刹车问题,急刹车身不够稳定,车轮和车身线性改一下,行驶也能更流畅一点。”    他又补充道:“之前你说可以利用机械能发电,想法确实不错,脚踏可以装,就是发电装置有点不太适合你。”    “为什么?”    “你连小陡坡都踩不上去,只靠持续踩踏产生机械能,你觉得你要踩多久才能发电,有这个时间估计早就到家了。”    两人各自发表意见,丝毫没有红脸的时候,反倒兴致越来越浓厚。    新的研究方向,彼此能够互相理解,又是行动派进度更是不慢,隐约有些享受此时的工作状态。    接下来,两人又开始讨论蓄电池与电锁之间的处理。    确保钥匙能够打开电锁,启动传动系统,利用电力调节器,稳定电压,固定接线、避免熔断控制线等。    在沈珩看来,叶秋莹在整车结构设计方面,确实有些薄弱,后续又给她做了不少汽车、农机、航空学习补充。    然而越是交流,他越是震惊。    对方薄弱的地方完全可以忽略,小丫头一点都不偏科,分明各项都有涉及,估摸着是没有相应渠道,没有更深入学习。    但只要他一说,对方理解后,立马能举一反三。    这不是天才,是什么?    而真正让他震惊的是,叶秋莹利用几何手法绘制3d立体图,精细程度可以说很直观。    一手等比例或者按比例缩小绘图,俯瞰图、侧面图、正面图都能细致描绘出来,根本就是人形投影仪!    叶秋莹看着沈珩又惊又喜的模样,哭笑不得。    这种表情她见太多了,前世更改无数遍设计图后,甲方选择最满意那一版时,就是这种表情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